技术知识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知识
1959年山西东庄遗址出土的神秘陶罐专家研究10年后才搞清用途
发布时间 : 2024-04-21 03:18:00 标签 : 技术知识 访问量 : 1

  火是由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以发光和放热作为重要特征。火对人类的作用很大,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拿来照明、取暖、做饭、烘烤、刀耕火种、驱赶野兽,等等。

  人类认识和使用火的历史很漫长,最早可以追溯到100万年以前。经考古发现,150万年前的非洲原始人,100万年前的元谋人,都曾经留下了用火的痕迹。

  人类最初认识火,是从大自然中得来,当打雷闪电引燃地上的树木和杂草,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火的价值才逐步被人类发现和利用。

  人类学会主动取火,则是集思广益,通过一步步实践,最终以“钻木取火”的方式发明了火,这项发明最终把人类和动物彻底区分开来。

  看过野外求生节目里“钻木取火”的视频,或者亲自玩过“钻木取火”的人都很清楚,这项劳动费时费力,往往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成功,没有强大的毅力很难完成,若是遇到阴雨天取火工具潮湿,钻木取火就更难成功。

  几十年前,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东庄遗址”出土的一个神秘陶罐,完全能为现代人解答这个疑惑。

  1959年夏,一支考古队伍来到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东庄村进行考古,发现这里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从里边陆续出土了大量的远古文物。由于受当时考古技术的限制,出土的多一半文物,连专家都搞不清名字和用途,只能先把它们挖掘出来清洗整理干净,先请回博物馆,做进一步研究再说。

  其中,在遗址的炉灶旁边,发现了一只近似于圆柱体的做工粗糙的陶罐,带有鲜明的新石器时代的风格。陶罐高度大约15厘米,上下都开口,上口直径5厘米,下口直径10厘米。在陶罐的肚子上,还有一个对称的小孔,直径大约为1厘米。

  说它是水罐,但它的上部、下部和中间都有开口,若是存水,肯定要从开口处漏掉,根本装不住。说它是火炉,但看着又不像,从古至今,没有人会把火炉做得这么小巧玲珑。

  专家每天研究这个陶罐,还查阅大量的有关的资料,仍然百思不得其解。在研究的同时,专家还委托工匠,制作了一只跟陶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模具,一边做实验,一边推测,还是没有弄明白。

  时间一晃来到了1969年冬天,整整10年过去了,这只小小的陶罐到底是什么工具?仍然没有研究出来。

  不久后,临近春节,负责研究陶罐的刘姓专家准备回农村老家过年,刚一踏进村子,就看到家家户户的炊烟从烟囱飘出,好一派人间烟火气。

  这时的农村还十分落后,绝大多数人家都是烧柴火做饭,只有个别人家用的是煤球炉子。专家的家里用的正是煤球炉子。

  吃年夜饭时,煤球炉子上的烩菜在炉火的加热下,很快热气腾腾,让整个房间充满了诱人的香气。

  专家盯着自家的煤球炉子陷入了沉思,只见风从煤球炉子的风口灌进来,再从炉口跟铁锅之间的缝隙挤出去,带出几缕火苗欢快地跳跃着,把炉膛内的煤球烧得很旺,锅内的烩菜很快就煮熟了。

  他又立马放下碗筷,对家里人说:我去一趟实验室。家人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去,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一脸懵懂。

  接到通知的其他几名工作人员到齐后,专家拿出陶罐模具,找来一块烧红的炭块放入其中,又在燃烧的炭块上面放了一块没有燃烧的炭,然后盖上了盖子。

  专家接着说:把没有燃烧的煤炭放在烧红的煤炭上边,如果把上口封住,陶罐内的氧气就会变得稀薄,就不容易引燃上边的煤炭。如果把盖子打开一点缝隙,能让空气顺利进去,陶罐内的煤炭就会接着燃烧。

  专家解释道:原始人得到火种很难,逼着他们会想方设法地保存火种,所以就发明了这个陶罐。就像现代人烧煤球炉子一样,不用火的时候能把炉子封住,让其缓慢燃烧,用火的时候,打开盖子放进空气,火就开始旺起来了。就是这么个道理,原始人发明这个陶罐就为了保存来之不易的火种。

  众人听后,觉得刘专家说得很有道理,经过一番讨论后,一致认为,陶罐肚子上的1厘米的孔,正是为了隔绝或者接触空气用的,有了它,可以依据需要,自如地调节陶罐内火的大小,进而达到保存火种的目的。

  看来,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比现代人想象中还要聪明,他们早已发现了火的燃烧速度跟接触的空气的多少有直接关系,能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发现这个原理实属不易,说明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用好智慧总能创造出奇迹,改写人类自身的文明进程。

  随后,刘专家主持大家召开了讨论会,经过商议,大家给这个新石器时代的神秘陶罐取名为“火种器”,至于原始人是不是这样称呼,现在已经无从得知了。

  后来,随全国其它几处遗址相继发现了类似的“火种器”,说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使用这个工具已经很普遍了。

电话
消息
二维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