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無人經濟帶動消費體驗多元化
发布时间 : 2023-11-01 06:43:03 标签 : 新闻资讯 访问量 : 1

  無人商店、無人貨架、自動販賣機、機器人餐廳、機器人服務員、無人停車場……得益於科技進步的支撐,無人經濟創新消費流程,能夠更快速便捷、品質多元地滿足消費者需求,曾引發各方關注。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它再次成為焦點。

  上周發布的成都一季度經濟形勢顯示,1-2月,成都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6.6%、18.9%,帶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33%,成為前所未有沖擊中的經濟數據“逆行者”。探尋這些數據的背后,不難發現以現代技術為核心支撐的“無人經濟”正持續升溫,並與多元化、科技化、時尚化的發展趨勢形成共振,呈現出更多的無人服務場景,帶動消費體驗多元化。

  在成都,如果你走進一家4S店購車,也許會被一款在大廳裡走來走去的機器人所吸引。

  “如果顧客想來杯飲料或者甜品,可直接在4S店微信公眾號裡面下單。在睿爾達機器人送餐的服務中,顧客所需要的餐品信息將同步出現在服務人員面前的界面上,及時提示服務人員准備顧客所需要的餐品,服務人員備餐完成后,由睿爾達機器人自動到達吧台取走餐品,將顧客所需餐品送達到手中。整個行進過程完全自主,不需要任何外界參與。取餐和送餐的過程中,睿爾達機器人系統自動控制儲物門,氛圍燈和儲物櫃內置照明燈,一切都是系統自動控制與完成,顧客不需要進行任何操作。如果你要去洗手間或者某個地方,也可以讓睿爾達機器人帶路。”上周,在天府菁蓉大廈,成都睿爾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張睿向記者介紹說。

  原來,為了增強顧客的多元化體驗,成都一些4S店先后使用了成都睿爾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開發、設計的睿爾達機器人。張睿告訴記者,為了讓顧客使用更便利,公司與汽車4S店協商,最終將公司開發的小程序嵌入到這些4S店的微信公眾號中,免除了顧客還要單獨下載APP或者搜索小程序的麻煩。“我們是把機器人的控制權交到用戶手機裡。”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鮮花中拿到鑰匙,喜提愛車,睿爾達機器人也能做到哦。”張睿告訴記者,“4S店工作人員在機器人中放上鮮花,裡面有顧客剛剛買下的車鑰匙,當顧客進店提車時,這款‘聰明’的機器人就會自動走到顧客面前,為他開啟一場暖心、難忘的交車儀式。看似小小的舉動,卻极大的提升了顧客體驗感,不少顧客都會忍不住發朋友圈。”

  不僅如此,這些4S店的顧客還可以通過睿爾達機器人在線修車、實時查看洗車進度。“在大大降低人工支出的前提下,機器人24小時提供標准化服務,為4S店准確統計服務數據,無疑可以為汽車消費助力。”張睿透露,目前睿爾達機器人所服務的高端用戶其新增用戶量均有同比一倍以上的大幅增長。

  西博城裡也有睿爾達機器人的身影。每當這裡有大型展會的時候,“穿梭”於展會中的機器人為大家帶路、送餐,高達每秒一米的移動速度,讓機器人能夠像服務人員一樣快速到達用戶身邊,將服務帶給用戶。

  胖胖的身材、圓圓的腦袋……除了在4S店裡讓人體驗到溫馨的服務之外,睿爾達機器人還有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那便是充當博物館、展廳等的講解員。

  “這種應用場景下的睿爾達機器人,可以通過音頻、視頻等方式為參觀人員進行講解,也可以帶路。與人工講解員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睿爾達機器人還可以實時通過全息投影進行沙盤3D模型展示。講到哪裡,大家就能够正常的看到什麼。如此一來,大家就以更加直觀地方式完成了參觀。”張睿透露說,公司前不久剛剛交付了該款睿爾達機器人至錦江區白鷺灣新經濟總部小鎮展示中心。

  睿爾達機器人的應用場景遠不止如此。疫情期間,一款身上裝有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的RS-08防疫機器人除了自動測溫,還可以進行無死角霧化消毒,3000平方米的公共空間消毒僅需15分鐘。這款科技感十足的機器人,得到了央視的點贊。在郫都區稅務大廳,也即將擁有公司開發設計的導稅機器人,取號、雲打印等功能一應俱全,还可以識別四川話來進行導稅。

  別看現在公司研發的機器人有這麼多應用場景,最初可是因為與中郵速遞易的“緣分”,才有了這家公司的誕生。在英國博士畢業后,成都人張睿前往深圳創業,“當時給中郵速遞易做了一個實驗性項目,簡單來講就是用戶在收到包裹后,通過在APP上下單,機器人就可以自動在速遞易櫃子裡取貨,然后送到用戶家中。”張睿告訴記者,由於中郵速遞易第一個客戶總部位於成都,而自己又是地道成都人,因此2018年3月,就將公司注冊在了成都。受益於成都良好的營商環境、消費環境,成立2年多的公司發展迅速。“機器人能夠以標准化服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取代人工,幫助客戶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以此來提升用戶體驗,這將是大勢所趨。”張睿認為。

  當亞馬遜首家無人便利店 Amazon Go正式對公眾開放時,人們發現憑借傳感器融合、視覺識別、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實現“無需現金,無需排隊結賬,拿著想要的商品直接出門”的購物體驗。我們或許還可以設想這樣的場景——當你在辦公室時,機器人把你需要的商品送。在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首場發布會智能生活分會場,可以實現這一功能的小販機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在成都越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總監李希成看來,人工智能要長出“手腳”,在平常生活之中服務人群,老百姓才能近距離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與便利。“調研數據顯示,商鋪零售空間隻佔商場面積40%,剩下60%的空間用於人流,智能機器人移動售貨,既不會佔用人流空間,還拓展了零售空間,因此我們專注於零售領域,而在江浙滬等地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場景中的應用目前也已經比較廣泛。”

  採訪時,記者就在越凡創新的辦公室見到了這個高約1.2米、重約50公斤、長得胖嘟嘟的“小販機器人”。李希成向記者介紹,它可以自主在有消費需求的公共場合移動,自主上前詢問顧客需求,進行商品推廣及銷售,在顧客選擇喜歡的商品后實時托出商品,遞到顧客面前。“同時,它還能通過生物識別,在大型商場等復雜環境中主動尋找目標顧客,投其所好地進行產品推銷,並准確收集到消費者的反饋信息。”

  事實上,“小販機器人”不僅是零售商品剛需場景中的“賣家”,更是高效的產品“推銷員”。李希成認為,通過全自主銷售行為,增加了零售門店的銷售覆蓋面積、增大了顧客與商品相遇的頻次、提高了商品的推廣率與成交量。並且通過對數據的收集、處理與分析,讓商戶了解到真實的顧客需求,提供准確的銷售依據。“這種移動的攜帶貨物的機器人自身就對消費者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和客流轉化能力,而與機器人的互動體驗也增加了他們的消費欲望。”

  一場疫情提升了“無接觸配送服務”的關注。與人與人“接觸”服務相比,機器人“無接觸配送”在安全性和便捷度上有明顯優勢,使其成為“無接觸配送”的優選載體之一,而這些也都被成都越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人員看在眼裡。

  3月31日晚,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播出《科技防疫助力復工復產》,將鏡頭聚焦成都,以25分鐘時長專題講述科技防疫助力復工復產中的成都科技戰“疫”故事,“智能”服務也再次備受關注。眾所周知,疫情期間,救治醫院是最前沿的“疫線”,而如何有效減少醫院內的交叉感染防止疫情蔓延自然是重中之重。

  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是成都醫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戰場”。其實,在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烈性病區的走廊上,隨時都能見到這樣的機器人工作——“它們不用穿防護服,每天的主要職責就是在風險極高的隔離病區來回穿梭,把可口的飯菜和急需的藥品送到每一位醫護人員以及病患手中。”

  這是成都越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全自主遞送服務機器人,“我們的目的是盡量減少醫護人員和病患之間一些非必要的接觸。”李希成告訴記者,基於醫療服務的需要,有“知屏”“享遞”以及“小販”三款服務型機器人,研發的機器人可實現自主尋人交互,服務面積寬,可24小時不間斷服務,能有效減輕一線醫療和后勤人員工作壓力,“而在產品使用上,員工將產品進行消毒后再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也有效規避了機器人作為‘中間人’可能帶有的病毒。”

  李希成介紹,三款機器人中,“知屏”機器人用於醫院門診,可開展防疫宣教和信息查詢工作,它是一款全自主智能服務大屏機,集跨樓層服務、識別、講解、引導、推廣等多種服務於一體,可在醫院內自由移動科普防疫知識,實現24小時移動“小喇叭”功能﹔“享遞”機器人可在隔離住院部開展物資配送工作,它是一款跨樓層智能遞送服務機器人,能夠在復雜環境中自主定位並遞送產品、貨物等,100L的超大載貨能力使得它兼具傳統遞送機器人的負載和室內遞送服務的雙重功能﹔“小販”機器人可在后勤辦公區售賣小商品,開展便民服務工作,它是一款針對泛零售領域的全自主智能零售服務機器人。

  消費是社會生產整個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擴大內需,必須重視消費,推進消費創新。北京市委黨校社會學教研部副教授、副主任吳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年12月16日,成都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會上,成都就提出打造八大消費場景、實施12項制度創新和促進消費開放的6大工程,以期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新一輪“競賽”中爭先進位。

  在吳軍看來,用消費場景營造來培育城市發展新動能,這種做法已不僅僅是消費領域本身的創新,而是上升到了關於城市高質量發展理念和路徑的創新,因為它重新詮釋了現代社會中消費與城市空間的關系,經濟生產和社會生活的關聯。

  “消費場景能夠吸引多元人群匯聚、消費、互動與社會交往,從而對城市發展產生多重驅動作用:拉動經濟增長、激發創新創意、促進社會交往和引導公眾行為,成都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堅持創新驅動,用改革的辦法、創新的舉措,努力破解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難題。”

  眾所周知,圍繞消費的“創新”自然不能脫離豐富且廣闊的市場基礎。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決策,這是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標志。吳軍分析表示,從國家城市圈布局來看,成都集聚輻射和引領帶動作用大,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領域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作為西部地區消費中心具有超強的吸附力。

  從歷史文化維度看,成都有著“千年商都”美譽,消費城市是成都的鮮明特質。自古便有“錦裡,蠶市,滿街珠翠,千萬紅妝”,“夜游錦江”的習俗,不僅於此,其優勢還在於人文與自然相互融合。從營商環境來看,成都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持續深化改革,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包括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

  從消費豐富度看,成都從自身城市特質出發,提出塑造八大消費場景,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以衣食住行為導向的商圈建設,有彰顯成都底蘊的特色街區打造,有體育健康脈動場景關注人們的身體健康,亦有文藝風尚品鑒場景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關注家門口的社區日常生活,極大地豐富和滿足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如何以“創新”進一步挖掘並釋放市場消費潛力?吳軍則直言,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成都應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不斷釋放消費潛力,關注商圈經營恢復和電商經濟發展,盡早恢復城市商圈活力。“企業消費的雲上經濟以及百姓線上教育娛樂消費實現線上線下消費場景互通是未來消費的增長點。”吳軍認為,成都應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中心,加強與在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為基於高新科技的新消費增加高質量供給。“除此之外,還應協調發展線上線下聯動,實現文創與技術融合,促進互聯網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和文化旅游產業融合,乘著5G、區塊鏈發展的東風,打造具有線上優勢的消費平台,鞏固成都八大消費場景建設。”

  “無人經濟是指借助物聯網、人工智能、射頻識別(RFID)等線上線下傳感技術,以互聯網的網絡服務為依托,所提供的沒有服務人員且大部分消費行為依靠消費者自主完成的新經濟形態,是擺脫了傳統場景對人的依賴的新商業模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婷婷首先介紹了她理解中的無人經濟概念。

  在她看來,無人經濟的本質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某些相對獨立的環節或子系統利用機器或技術系統完全替代人力,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最為關鍵。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基礎雄厚,是國內重要的一極,近年來緊抓新經濟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得到長足發展,有發展無人經濟的“技術擔當”。

  具體到消費領域,以無人經濟為代表的新興業態,是否說明成都具有消費創新基因?“這是毫無疑問的。”楊婷婷表示,伴隨著技術發展與政策加碼,在成都這座最適宜新經濟成長的城市,無人餐廳、無人超市、無人圖書館、無人KTV、無人酒店等“無人經濟”項目早已遍地開花。疫情期間,規避接觸風險,這些“無人經濟”項目又一次成為焦點,並且涌現的“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等創新項目,也說明成都具有消費創新的眼界與能力。

  她建議,下一步如果無人經濟要更好地刺激消費,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應該朝著智能集成、注重情感、减少相关成本、規范發展這四個方向發展。

  在智能集成方面,依靠對產品單一的管理技術、方法在市場中已很難獲得強大的競爭力,這就需要以消費需求為導向、以科學技術為動力,不斷推動產品創新,實現產品智能化、集成化﹔在注重情感方面,缺乏情感維系是當下無人經濟應用於消費領域存在的一大弊端,未來,無人經濟產業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來挖掘和分析客戶的潛在需求,以此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情感需求,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在减少相关成本方面,產品服務個性化和定制化是消費需求的發展趨勢,但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同時要注意個性化和定制化產品具有較高的生產成本,這就需要不斷優化產品研發流程,减少相关成本﹔在規范發展方面,無人經濟在消費領域發展需要制定相應的監管體系,避免無序發展,確保消費者權益,與傳統消費場景形成有效支撐,以提升其可持續性。

电话
消息
二维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