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一品一業”引領特征產業闖出新六合
发布时间 : 2023-11-02 10:20:03 标签 : 新闻资讯 访问量 : 1

  脫貧攻堅離不開產業支撐,隻有打造適合本地的特征產業,才干筑牢群眾增收致富的產業根基。

  貴陽各地圍繞“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願景,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定位和方向,以堅如磐石的决心、隻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意志,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品”等產業發展格式,通過推動要素有用装备和產業有機交融,不斷整合產業鏈、进步價值鏈、打通產銷鏈,促進一二三產業在城鄉交融發展中升級增值,讓獼猴桃、葡萄等特征產業闖出新六合。

  4月,獼猴桃枝條吐露新芽。修文縣龍廣鎮興農村產業路兩邊成片的獼猴桃林長勢喜人,嫩綠的枝芽正孕育著群眾的致富期望和產業的發展远景。

  乡民張安明的200余畝獼猴桃基地採取“種養結合”的形式,用生豬養殖產生的糞污發酵做成有機肥澆灌獼猴桃,實現綠色循環發展。“本年,獼猴桃加上養殖,預計收入會超過400萬元。”看著眼前枝葉茂盛的獼猴桃,張安明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獼猴桃是修文縣的農業支柱產業,也是脫貧攻堅的支撐性產業,像張安明一樣因獼猴桃產業發展而增收致富的群眾不在少數。發展至今,修文獼猴桃種植面積達16.7萬畝,盛產期可產果15萬噸至20萬噸。全縣種植戶已達6000余戶,其间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

  修文獼猴桃產業發展局副局長黃亞欣說,規模化種植為全產業鏈發展奠定基礎。修文縣在保证獼猴桃品質的基礎上,把獼猴桃精深加作业為產業發展的中心戰略,努力於獼猴桃全產業鏈發展。

  “品質是修文獼猴桃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命脈,要有用把控修文獼猴桃的品質,必須做到多管齊下,全面發力。”黃亞欣介紹,修文縣通過大力推廣獼猴桃質量安全標准體系、開展農資市場執法檢查、進行宣傳動員和技術培訓、開展“三品一標”認証和証后監管等作业,进步獼猴桃產品質量、維護市場形象。

  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產量逐年添加,產銷对立成為修文獼猴桃產業發展需求解決的問題。2015年起,修文縣著力推進“基地进步、科技支撐、品牌創建、精深加工、金融創新”五大工程,把獼猴桃精深加作业為產業發展的中心戰略,啟動獼猴桃科技園建設。

  經多年建設和發展,修文縣建成貯藏保鮮庫161座,容量1.6萬噸,其间氣調保鮮庫容量6240噸﹔擁有獼猴桃分揀線4條,年分揀才能達300萬斤,其间智能光電分選包裝線實現對獼猴桃的精細化分揀和包裝﹔培养精深加工企業5家,開發的獼猴桃果汁、果脯、脆片、果酒等走俏市場。

  依托獼猴桃產業,修文縣還建成7個省級現代高效農業演示園區、4個市級農業園區、15個休閑觀光產業園、4條美麗鄉村演示帶、88家精品客棧和休閑消暑休假農庄。

  “種植、加工、銷售、旅行……獼猴桃產業全產業鏈發展初見成效,現全縣獼猴桃挂果面積已超過10萬畝,本年預計綜合產值將超過30億元。”黃亞欣對未來發展充滿决心。

  4月14日,清鎮市紅楓湖鎮蘆荻哨村乡民王中平一早就來到葡萄基地,修剪、捆扎、办理……忙得不亦樂乎。“這幾天正值葡萄開花,得多上心打理。”王中平邊忙邊說。

  增收致富是蘆荻哨村人祖祖輩輩的寻求。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周邊村鎮遍及還在種植傳統作物時,蘆荻哨村人就開始嘗試種植葡萄。經過幾十年,全村有一半以上人家都種有葡萄,王中平更是個中能手,家裡種了十多畝。

  “村裡家家戶戶種的都是水晶葡萄,這種葡萄產量不錯,每畝約產3000斤,好的能收到4000斤,可是價格不高,批發價格一斤一塊多,零賣也隻能賣到兩三塊,算下來,一畝地一年也有三四千塊的收入。”即便如此,種植葡萄的產值也遠遠超過種植玉米和水稻,王中平靠著精心管護家裡十多畝葡萄過上了相對殷实的日子。

  但是,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脚步加速,葡萄等生果產業規模擴大,葡萄產量进步、種類日益豐富,水晶葡萄這一品種的價格逐漸跌落,一畝地的產值遠遠不能達到預期。

  調整葡萄品種火烧眉毛,可怎么調?正當群眾一籌莫展時,政府引進貴州大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由該公司和清鎮市城司一起組建貴州智聯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清鎮市各鄉鎮規劃建設“一個中心區、九大種植基地”,紅楓湖鎮蘆荻哨村葡萄基地便是这里边之一。

  為讓葡萄產業“杰出重圍”,當地政府採取“三變”形式、市場運作、利益同享的辦法,鼓勵農民流轉土地,推進土地向現代農業園區、特征規模基地和專業大戶会集,进步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水平,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

  2017年,智聯農業公司流轉450余畝土地,採取大棚和露天兩種方法,種植品質優良的陽光玫瑰葡萄。公司法人唐泓介紹,陽光玫瑰葡萄品質優、口感佳,同時不裂果、不脫粒、豐產,更重要的是價格高,超市裡一斤能賣到幾十元乃至上百元。

  “保存估計,每畝地可產葡萄1500公斤,按每公斤批發價40元预算,除掉土地流轉費、办理費、人工費、運輸費等,每畝地可賺5萬元,是老品種葡萄的10倍以上,是傳統種糧收入的50倍以上。”唐泓如是說。

  當地群眾將土地流轉給公司后可到基地打工,工資每天80元至150元不等。王中平把家裡十多畝土地流轉后,憑借多年的種植經驗在基地裡當上技術員,每月工資4000多元,加上每畝土地每年700元的流轉費,一年少說也能賺上五六萬元。

  “比较曾经自家種葡萄,現在的作业輕鬆些,不仅能學到更多的技術,還能旱澇保收。聽公司講,今后還要發展深加工和觀光旅行,信任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會有越來越好的發展機會,也會有更多人因產業發展获益實現增收致富。”王中平對於未來的日子充滿等待。

  春日裡,在雲岩區對口幫扶的長順縣長寨大街長坡村貧困殘疾人創業演示基地,看著一批批折耳根被有序運走,基地帶頭人吳建香滿臉笑脸。

  “原來,田間地頭種出這最常見的折耳根,能够變成貴州特征產品,通過高鐵、飛機和網絡,走到省外,乃至走向世界。”吳建香慨叹。

  幫助吳建香基地裡折耳根成為特征產品走出黔地的,是貴州香出門食物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由雲岩區國有企業貴州龍騰稷豐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整合資源培养打造。

  黔品出深山,工作得從2018年說起。彼時,作為一家生產折耳根休閑零食的貴定小微企業,香出門食物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高玉雙一腔熱情做出產品后,卻不知道怎麼把產品賣出去。“盯著費用較低的農貿市場和便利店,每個月勉強隻能賣幾萬塊錢,廠子十幾個工人每周隻上一兩天班。”高玉雙坦言,自己當時不明白營銷、沒有途径,企業陷入困境。

  偶尔的機會,高玉雙接觸到龍騰稷豐團隊。“品牌刻画、技術攻關、途径拓宽,他們用專業讓我毫不猶豫地抓住了‘救命稻草’。”高玉雙說,在龍騰稷豐團隊的全方位幫助下,公司的折耳根產品的包裝設計、市場定位、品牌打造等都很快得到質的进步。

  上一年9月底,在2019中國·貴陽國際特征農產品买卖會上,全新的“草根出英豪”折耳根休閑零食正式推出,迅速成為展館裡的“爆款”。隨后的第二個月,產品的單月銷售額便打破30萬元。

  好消息不止於此。在做好全方位途径包裝的基礎上,龍騰稷豐團隊還依托各種資源,全力幫助品牌破解發展痛點,成功將產品送入機場特產店、高鐵站以及星力百貨、首楊生果等途径銷售。

  “產銷對接是貴州農業產業發展的中心和關鍵地点,企業必定要把目光和中心從‘抓生產’向‘抓營銷’傾斜。”龍騰稷豐公司董事長黃俊說,作為一家以“為全省優質特征農產品賦能”為任务的國有企業,公司一向努力於建設全途径市場體系,線上以傳統電商途径、新式電商途径、新媒體銷售途径為主,線下以商超門店、便利店等傳統途径為主,通過內容創造帶動產品營銷,幫助農業企業產品實現產銷對接。

  “除了扎根省內市場,公司還努力於拓宽省外大市場,助推‘黔貨出山’。”黃俊說,现在企業已开始覆蓋以北京、上海、武漢、廣州為重點的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市場,並以高鐵、機場等重要交通樞紐為節點,全力拓宽更廣闊的市場,逐渐打通貴州農產品出山的“高速公路”。

  隨著协作的逐漸深化,高玉雙的决心越來越強。“瞄准以折耳根打造貴州特征農產品的目標,现在我們已經逐漸構建起‘機場+高鐵+旅行’的外銷途径體系,大型商超和部分批發市場流通途径也逐渐打通,質量上去了,銷路打通了,假以時日,信任我們必定能夠實現‘草根出英豪,香味闖四方’。”高玉雙說。(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春明 黃秋月)

电话
消息
二维码
分享